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始创于1905年,是历史悠久的世界级名牌大学,也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世界级顶尖大学。该校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亚洲大学联盟、亚太国际教育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Universitas 21等著名高校联盟的成员,也通过AACSB和EQUIS认证。其在工程、生命科学及生物医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享有世界盛名。NUS正致力于发展成为蜚声海内外的综合性教学和研究机构。NUS的教学和研究以具有创业精神和环球视野为特征,为迈向环球知识型经济体注入活力。
QS 2019年全球大学排名:全球第11,亚洲第1
一、报名条件
1、我校全日制在读学生(不限专业、年级)。
2、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遵纪守法、身心健康、适应能力强。
3、学习成绩良好,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具有明确的学习、研究计划。
4、拟申请的学生需慎重对待,认真规划,一经对方学校录取,不可无故退出(不可抗力除外)。
二、日程安排
拟派出时间:2020年01月12日-2020年01月21日(共10天)
参与者可获得1个学生课外学分(依据《湖州师范学院学生课外学分管理办法》,由二级学院认定)、新加坡国立大学颁发的项目结业证书。
日期 | 上午 | 下午 |
第1天 | 到达中国机场 | 飞抵新加坡樟宜机场 |
第2天 | 新加坡国立大学欢迎仪式 - 开学致辞 - 项目导航 - 开学合影 专业课程:新加坡社会与文化 - 新加坡现状与政治 - 新加坡文化 | 新加坡国立大学校园参访 - 图书馆 - 学习中心 - 国大商学院等 - 学生交流与经验分享 |
第3天 | 专业课程:新加坡教育体系 - 新加坡教育体系基础理论与架构 - 新加坡教育模式的利弊 | 企业参访:高等法院 - 新加坡的法律体制/议会制度 - 庭审现场观摩/民主与法制 |
第4天 | 专业课程:社会实践技能:实地考察 - 社会实践数据收集基本原理与流程 - 社会实践焦点小组、数据定性分析 | 专业课程:跨文化交流与沟通 - 文化差异导致的中西方沟通方式的差异 - 全球文化的结构划分 |
第5天 | 南洋理工大学讲座:教育与人文 - 高等教育制度 - 人文教育 | 南洋理工大学校园参访 - 华裔馆 - HIVE楼 - 李伟男图书馆 - 学生交流与经验分享 |
第6天 | 专业课程:社会实践技能:民意调查 - 采样策略 - 问卷调查设计 | 企业参访:黑暗中对话 - 黑暗中对话背景介绍 - 简单盲文学习 - 进入场馆亲身体验视障人士生活 |
第7天 | 城市考察 圣淘沙岛 | |
第8天 | 小组结业汇报准备 | |
第9天 | 专业课程:总结课程知识要点 结业比赛 - 小组汇报 - 教授点评、颁发结业证书及推荐信 - 结业合照 结业午餐 | 企业参访:新加坡建屋局 - 学习新加坡的规划与建设 - 新加坡组屋制度 |
第10天 | 收拾行李,办理退房,接往机场,新加坡樟宜机场-中国 |
注:实际日程可能有调整,以最终项目安排为准。
政企参访-高等法院 | 政企参访-黑暗中对话 | 文化体验-克拉码头 |
国家沉浸-鱼尾狮公园 | 校园沉浸-学院环境 | 校园沉浸-课堂一角 |
学生小组讨论学习 | 人文考察—环球影城 | 结业比赛—颁发推荐信 |
三、费用:RMB 16800元/人(因为汇率浮动和其它不可控因素,费用以实际收取为准)。
项目费包括:每日早餐、住宿费、大学课程费、结业证书、校园参访、企业参访、境外交通费、境外保险等费用。
项目费不含:往返机票费,签证费,午晚餐费,其他个人消费。
四、选拔名额:15人(名额有限,额满即止。有意向者请提前办理好护照)
五、报名程序
1、准备以下2份材料:
(1)《湖州师范学院学生赴国(境)外院校交流学习申请表(短期)》(在学校外事处网站“资料下载”专区“常用下载”栏目下载)一式一份。正反面打印填写并贴上个人2寸证件照片,完成相关签字、审核。
(2)成绩单原件(可在工作日10:00-17:00凭本人身份证或一卡通至学生服务大厅自助打印终端自行打印)。
注:2019级新生提供第(1)项申请表即可。
2、2019年11月20日之前交至:
东校区2号行政楼307办公室 石老师(受理师院材料),电话2322023
西校区明知楼311办公室 盛老师(受理求真学院材料),电话2321293
同时,请扫描以下二维码进行电子版报名:
3、学生与学校签订出国交流学习协议书等。
4、缴纳相关费用(学费、机票费等)。
六、项目管理
外事处 石老师 远航热线:2322023
办公地点:外事处307办公室(东校区2号行政楼)
项目咨询 刘老师 18957151725(微信号:candyqi_qi)
新加坡国立大学寒假研修QQ群:760355741
远航全年项目QQ群:758054219(带你看世界3群)
带你看世界QQ群3群 湖师国际微信公众号
欢迎大家积极报名!
外事处
2019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