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第十八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阿塞拜疆赛区决赛在阿塞拜疆语言大学礼堂圆满落幕,经过严格推荐与选拔登上决赛舞台的十位中学生选手进行了精彩切磋,展示各自对汉语和中华文化的理解与热爱。此次比赛由中国驻阿塞拜疆大使馆主办,阿塞拜疆语言大学孔子学院承办,中国驻阿塞拜疆大使鲁梅、阿塞拜疆语言大学外事副校长扎拉·盖丽波娃女士(Jalə Qəribov)以及阿各中小学代表、在阿华侨华人、中资企业代表、孔子学院师生等200余人参加。
中国驻阿塞拜疆大使鲁梅在致辞中表示,中阿关系万里同契、历久弥坚,在两国元首共同关心和战略引领下,双边关系始终保持蓬勃发展势头。不久前,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成功访华,两国元首共同宣布建立中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加强中阿人文交流开辟了广阔前景,也为学习汉语的阿青少年朋友创造了宝贵机遇。“汉语桥”已成为中阿人文交流合作的知名品牌和阿青少年学习汉语、交流思想、增进友谊的重要平台,为促进两国人民互学互鉴、相知相亲发挥了积极作用。勉励阿青少年努力学习汉语,做中阿世代友好的见证者和接班人。
阿塞拜疆语言大学外事副校长扎拉·盖丽波娃女士在致辞中表示,中阿两国从古丝绸之路到如今的孔子学院,两国交流一直不断,希望阿青年多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外方院长拉菲克·阿巴索夫在致辞中表示,“汉语桥”是展示个人风采、深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希望各位选手能够提升自己汉语水平,深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参与到中阿文化交流合作中。
本次比赛分为三个部分:中华文化知识笔试、“追梦中文,不负韶华”主题演讲和才艺展示。笔试部分已于6月8日顺利举行,检验了选手们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化和国情知识基础。
主题演讲环节精彩纷呈。选手们结合个人学习经历,以各自独特的视角与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他们与汉语的不解之缘。有人现场表演绕口令,展示汉语发音的魅力;有人畅谈汉字的奇妙;有人讲述了家人对自己汉语学习之路的影响;还有选手致敬中国滑雪冠军苏翊鸣,分享体育精神对自身学习汉语的鼓舞。此外,还有选手讲述了孔子学院的求学经历、“汉语桥”夏令营的见闻,北京雨燕千里迁徙对自身学习汉语的激励,以及丝绸之路上中阿友谊的传奇故事等等。演讲风格多样,或活泼生动,或风趣幽默,或深情并茂,或文雅含蓄、旁征博引,充分展现了选手们良好的汉语表达能力,给在场的评委和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随后的才艺展示环节中,选手们的表演百花齐放,创意十足。有选手将书法与太极巧妙结合,呈现了一场别具特色的表演;有人激情朗诵《沁园春·长沙》;有人深情献唱歌曲《我的中国心》;葫芦丝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婉转悠扬,令人陶醉;古筝演奏音色清亮,旋律优美;单口相声和冷笑话集锦幽默风趣,观众掌声不断;太极扇表演则体现了中国传统武术的刚柔并济;陶埙演奏与书法诠释的《虞美人·听雨》展现了诗词的意境之美,此外,还有选手跳了一段蒙古舞后,用阿塞拜疆国宝乐器塔尔琴演奏了《赛马》,用心融合了中国与阿塞拜疆文化文化。
最终,来自阿塞拜疆语言大学孔子学院的赵晨阳(Kamil Bonyatov)凭借字正腔圆的主题演讲和技巧娴熟的葫芦丝演奏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认可,荣获冠军,将代表阿塞拜疆赴华参加全球总决赛。
在比赛进程中,阿塞拜疆语言大学孔子学院的学员们呈现的京剧、中文歌曲以及中国舞蹈等中场表演同样引人入胜;两次抽奖环节也为现场增添了意外的惊喜与欢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阿塞拜疆中国长城饭店与阿塞拜疆CÀSÀ烹饪艺术中心也特别为本次比赛的选手们准备了精美的礼物,以激励他们继续追求中文学习的梦想。
此外,鲁梅大使与阿塞拜疆语言大学校长卡迈勒·阿卜杜拉耶夫(Kamal Abdullayev)在赛前进行了会面。双方就深入加强文化教育领域合作等初步达成共识,希望中阿双方未来有更多人文交流活动。
本次比赛不仅体现了阿塞拜疆青少年学习中文的热情和对中华文化的深厚感情,更促进了中阿两国文化的深入交流与相互理解。“汉语桥”不仅是一场语言的竞技,更是一座文化沟通的桥梁,将在两国青年之间架起更加广阔的交流平台。